开云官方入口

什么是“事业”?“事业”和“工作”有什么区别?

  在看TED演讲视频的时候,是不是发现很多演讲者的眼里都有光?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长相,只要是对他们所热爱、所擅长的内容侃侃而谈的时候,他们的都是有光的。

  某学霸,在国外博士毕业后回国求职,学院院长给他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阅读量和学识不在当年同龄的陈寅恪之下。据说他在博士三年每周两本书的阅读量,而且讲求读原著,因此他能用英文、法文、德文和日文阅读。回国后,在高校开设两门课,课程参考文献800本书左右。在国外时,我曾在非正式场合与他探讨过一次政治学问题,讲到兴奋之处,如若无人,只是自己与自己的思想碰撞,在这个时候,他的眼里是有光的。

  某老师,目前从事行为经济学研究,每次活动只要有他,整场聚会很有可能变为社会政策科普讲座。在国外期间,朋友路过校园,正看到这位老师从一个办公楼里出来,非常兴奋。看到这位朋友拉着他就讲,你知道吗,我今天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事业”?“事业”和“工作”有什么区别?,终于有人能够给我答案了。原来,他从学生时期,就积累了十几个关于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但国内很多学者或是不懂或是不懂装懂,无法真正帮助他解答这些问题。在曼昆对他多年来的疑惑进行解答之后,雀跃的他眼里是有光的。

  同行已退休的一位长者说起在工作岗位上读到各种各样的书,自己也有藏书无数。当他在为我们职场解惑中广征博引,从周勃的厚重少文、韩信的说难、王安石的变法、朱子的开宗名义、黑格尔的小逻辑、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一路娓娓道来时,他的眼里是有光的。

  最后朋友感慨,他的导师看一个学生是否做学术的苗子,就看在讨论课题的时候,学生的眼里是否有光。马上要离开校园了,前些日子认真读了一段时间的书,跟导师讨论问题的时候,导师赞许地说,你终于有研究的状态了,因为你跟我讨论问题的时候,你的眼里是有光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什么是眼里有光?无需美目盼兮的行云流水,也不需要六小龄童的火眼金睛,只要你有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热情、对成功的期冀,眼中自然有光。无论学术,无论创业,无论职场,当你所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信仰时,当你热切而自信地与别人分享你的所知所解时,眼里自然会有光,这时候,工作才真正成为你的事业。

  我心里有个简单的标准:工作就是你靠它挣钱养家糊口的事;事业就是即使不挣钱哪怕让你倒贴钱你都乐意屁颠屁颠的干的事。或者,工作就是8小时以外再让你心不甘情不愿的事,事业是除了睡觉(甚至不睡觉)你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要和它待在一起的事。

  这两者的区别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这种主动或者被动不是从人主观意识上来考虑,而是从客观事实上来看。工作,就是为别人做事。事业,就是为自己做事。动作的主体一样,动作的对象不一样。而工作只是为事业创造一个条件,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缺少这个条件。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事业。于是就有了三种思维:打工人的思维、工作人的思维、商人的思维。

  商人的思维就是将对未来的追求设定在明天以后的人。做好一天以后、一个月以后、一年以后甚至是10年以后的事。

  任何一种组织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三种人以及三种人的领导。分工协作,各尽所能。当然,不是说商人思维的人就没有前两种人的思维,只是专注度不一样而已。

  不过,有一条要记住金三角原则是适合于任何一种任何一种生命体的任何一种社会的。不是正的,就是倒过来的。